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,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、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、城中村改造“三大工程”。这“三大工程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再次提及,其重要性进一步凸显。全国人大代表,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、总规划师吴晨认为,加快推进“三大工程”建设,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抓手,也是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供求关系变化的重要体现。
在吴晨代表看来,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,能有效缓解超大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,帮助新市民、青年人等群体解决阶段性住房问题,让更多市民实现住有所居。同时,有助于调整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,满足市场多层次住房需求,也能为房地产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。
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,是统筹发展与安全、提高城市韧性的重大举措。“这些公共基础设施平时不闲置、物尽其用,突发情况时可以迅速转换为应急设施,能够补上城市建设发展短板。”吴晨代表介绍,北京将在全市范围合理布局“平急两用”设施,兼顾多灾种、多场景应急需求。
“城中村改造是民生工程,更是发展工程。”吴晨代表说,其价值不仅体现在改善居住环境、扩大内需方面,对促进投资、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也有重要意义。近日,北京、重庆等多个城市传来城中村改造项目获得专项借款资金的消息。吴晨代表认为,专项借款有利于推动城中村改造提速,缓解资金回收周期长、拆迁安置难等问题。
吴晨代表建议,推进“三大工程”建设,要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,强化市场运作、社会参与,引导多元主体投资建设。此外,城市建设要兼顾韧性与弹性,推进“三大工程”建设是长期任务,规划设计、配套政策在保持稳定的同时,需要有较强的动态灵活性,为未来城市发展留足弹性。 (经济日报记者 王 霖)